在知乎上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与新冠共存的声音是有人带节奏吗?”其中有一个回答对目前国内部分人群的主张进行了概括。
- 迅速共存派:立即放弃“动态清零”目标并打开国门,直接复用新加坡、新西兰等地经验,与世界接轨,保住经济和就业。
- 渐进共存派:学习已经与新冠共存国家的经验,快速制订开放计划,在短期内(1月~半年不等)放弃“动态清零”目标并打开国门,与世界接轨,以保证经济的运行和增长。
- 先清再存派:在现有条件下严格执行“动态清零”目标,等待出现特效药/特效疫苗/病毒重病死亡率不会在国内产生医疗挤兑等条件全部满足后,逐步放弃动态清零指标。先清再存派没有明确的开放时间。
- 严格清零派:严格执行“动态清零”目标,等待病毒自行消亡或真正转变为流感。只有满足如上条件后才会开放。
先表明个人观点,在我眼中,迅速共存=草菅人命,渐进共存=操之过急,严格清零=遥遥无期,因此个人更支持缓慢开放,先清后存。
其实单纯地看防疫政策的选择,很像那个经典的“电车问题”,是坐视多数人受害?还是牺牲少部分人的权益?这永远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西方社会所推行的群体免疫、消极防疫就是前者,虽然有大量人因此受害,但却可以充当撒手掌柜免于担责。而中国政府则选择拉下变道杆,牺牲少数人的权益,保障大多数人。生活得到保障的大多数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而受损的部分则陷入困境、怨声载道,中国陷入了“选择有错”的境地。
况且,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中国部分地方也存在着过度防疫、用力过度的情况,从这方面出发,不论制度框架如何设计,总会出现诸多不如人意的状况。就比如在新冠初期,传染率还没有现在的奥密克绒这么高,而重症、病死率远高于当下,因此在当时是“治大于防”。而在新冠多次变异后,其病死率大大降低,但传染性大幅提升。因此在“数字清零”的导向下,地方政府对防控也就不得不抓得更紧,以至于到了拔苗助长的程度。
对于“新冠就是大号流感”的论调,我认为是极不负责任的。相比于普通流感,新冠有着远高于其的传染性,流感的r0一般在1出头,很少达到2,而初期的普通新冠种r0就已经达到了2+,现在的奥密克绒更是能达到4-8,这种传染性已经不处于一个量级的了。在新西兰,在治愈量相当大的情况下,目前阶段仍始终保有10w+的确诊数,而新西兰人口约500w+,按照这样1/50的比例,在中国,那保守将会有2800w+的确诊数,而以某些人所说死亡率约1.5‰来算,约会造成4.2w人的死亡(中国目前两年来新冠死亡人数1.3w,其中8k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更别提中国城市规模更大、人口更密集、医疗条件更差、未经“群体免疫”洗礼等其他因素了,就像张文宏医生所说:
中国如果现在迅速开放,会引起短时间内大量人群的感染,即使再低的病死率也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和社会生活的短暂休克,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因此,即使奥密克绒的死亡率已经相当之低,但相对于其传染能力来说还不够低。根据病毒数次变异演变的规律来看,只有更高传染性、更低致死率的新毒株才能替代奥密克绒。4月26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批件,这意味着该疫苗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且于5月1日在浙江杭州完成第一针接种。所以个人认为,待致死率更低,病症更轻微的新毒株替代奥密克绒,再辅以新的疫苗和药物进行风险控制,新冠真正蜕化为“流感”时再行共存,才是更合理的选择。
在此基础上,实行动态清零是不可避免地选择。但是如何避免“过渡防疫”,不要让防疫变成怠政懒政的挡箭牌,是在制度设计上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